广深港高铁车票将于12日12时预售 旅客可购买跨境车票******
中新网1月12日电 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因疫情停运近3年的广深港高铁福田至香港西九龙段计划1月15日逐步恢复运营,香港西九龙站同步恢复办理客运业务。
在恢复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将安排开行广州、深圳地区往香港西九龙方向的跨境高铁列车,日均开行高铁动车组旅客列车38.5对。其中,香港西九龙至广州南8对、至广州东6对、至深圳北10.5对、至福田14对。下一步,铁路部门还将根据客流情况,适时对跨境高铁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持续推进跨境高铁旅客运输有序恢复。
据了解,广深港高铁车票将于1月12日12时进行预售,旅客购买跨境车票,可通过12306网站(含客户端)、车站售票窗口、代售点、自动售(取)票机等多种方式进行购票。
铁路部门提醒,通过12306网站(含客户端)购票应不晚于开车前30分钟,但发站为香港西九龙站的车票则应不晚于开车前45分钟。旅客办理退票、改签应不晚于票面指定的日期、车次开车前30分钟,但发站为香港西九龙站的车票应不晚于45分钟。跨境车票不办理发到站变更,改签后的车票不得退票。
防疫要求方面,与其他口岸相同,一般来往两地的人士须持有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报告。铁路部门温馨提示,请旅客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在出行前提前做好相关准备,以免耽误您的行程。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八周年******
本报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李晓晴)记者从水利部获悉:近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8周年。截至目前,工程累计调水586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2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通过实施科学调度,实现了年调水量从20多亿立方米持续攀升至近100亿立方米。在做好精准精确调度的基础上,抢抓汛前腾库容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工程输水能力,实施优化调度,向北方多调水、增供水,中线一期工程2021—2022年度调水92.12亿立方米,再创新高。南水北调水已由规划的辅助水源成为受水区的主力水源,北京城区七成以上供水为南水北调水;天津市主城区供水几乎全部为南水。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将东线供水范围进一步扩展到河北、天津,提高了受水区供水保障能力。
南水北调水水质优良、供水保障率高,受水区群众直接受益。北京市自来水硬度由过去的380毫克每升降至120毫克每升;河南省10多座省辖市用上南水北调水,其中郑州中心城区90%以上的居民生活用水为南水北调水,基本告别了饮用黄河水的历史;河北省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告别了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东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入山东54.2亿立方米,已成为胶东地区城市供水生命线。
南水北调工程不断扩大供水范围,充分发挥水资源支撑保障作用。8年来,累计向京津冀地区供水335亿立方米,其中,向雄安新区供水9134万立方米,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沿线地方优化配置南水北调水、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等各类水资源,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调整,实现了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
全面通水以来,通过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有效保障了沿线河湖生态安全。东线沿线受水区各湖泊利用抽引江水及时补充蒸发渗漏水量,湖泊蓄水保持稳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中线已累计向北方50余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90多亿立方米,推动了滹沱河、瀑河、南拒马河、大清河、白洋淀等一大批河湖重现生机,河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华北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持续多年下降后实现止跌回升。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